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山盛世多娇,大地处处披绿装。民族自豪感爆满的今天,我与文学协会友人一行,在这绚丽多彩的深秋周末,进行了一场“国防在心中”爱国教育之旅。
此次旅行与观赏湖光山色不同,而是在水下、地中、裂缝中的“深度”旅行,文友们共同感受了古代水文物、核基地、地壳奇迹,对人类文化遗产、为国防事业奉献的老一辈、地壳运动后的绝壁裂缝啧啧称赞的同时,肃然起敬!
大巴车首站来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文友一行在导游的引领下,进入长江水下38米处的通道,兴致勃勃地一睹“世界首座水下遗址博物馆”。只见中段石梁上,石鱼、观音、白鹤栩栩如生。据说,自唐代以来的古人,以石鱼为水标,以鱼眼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准,与现代水文站设立“水尺零点”的原理相同。石画的间隔,留下许多如黄庭坚名家诗作、书法真迹,其中“石鱼出水兆丰年”、“中流砥柱”苍劲有力飘逸隽永的书法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道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由3大段天然石梁组成,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石梁上题刻记载了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置身于这样一个集水文科学、文学、书法于大成的“水下碑林”,我禁不住为中华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深深地触动。
下一站,我们怀着好奇心来到曾经在中国地图上消失多年的地方——重庆涪陵白涛镇。这里是三线建设的秘密基地——816地下核工程,这里是伟大的国防工程——世界第一地下巨型核军工人工洞体。
据介绍,1967年,一支神秘的部队秘密进驻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工厂是为生产服务,工程总投资7.4亿元。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2002年4月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进入洞口,踏进101工号,这里是816工程最大的洞室,也是主反应堆所在地,按工艺流程上下共有12层。其中最主要的核心区域是3楼反应堆锅底、7楼仪表室、8楼反应堆大厅、9楼中央控制室。101工号是第一座依靠我国自己力量建设成功的,以石墨慢化剂与反射层,普通水作载热剂,天然轴为燃料的一个反应堆,是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一套装置,其核心区域拥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一旦建成,还将是全国第一座利用余热发电的核电厂。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整个工程“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自1967年开工建设后,先后由工程兵开凿打洞、816工厂建设队伍进行厂房建设,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牺牲71人。成千上万的建设者,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一触即发的战争威胁,承载了我国三线建设那段特殊的历史和核工业国防建设的一段重大历史。他们怀揣着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于深山峽谷,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但规模宏大的工程建设。他们克服作业面多、人员集中、爆破和机械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大、污浊气流乱窜相互干扰等重重困难,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青春和生命,建起这一举世震撼的地下核工程,备战备荒,可以说是“长城”似的工程。跨度几代的建设者,他们是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的先辈,他们是忘小家顾大家的英雄,他们是带给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地下天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牢记初心”,继续拼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勇担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留下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最后一站,来到了武陵山大裂谷。裂谷是在2.5亿年前由山体裂变而成的石中景观,以地球上最古老的“伤痕”——剧烈地壳运动所致绝壁裂缝称奇。触底青天峡地缝,行走其间,呼吸地缝中夹带着矿物质含量的清新空气,观赏着那一片片刀削似的神态各异的峭壁,人在大自然面前不过渺小一粟,自然的神奇激起文友们的灵感,不觉心胸开朗起来,一路吟诗说笑中,直叹“不虚此行”!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成渝东路103号 电话:023-46384298 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编:402465
凯发官方首页的版权所有: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凯发官方首页的版权所有 凯发网址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凯发网址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