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荣发电厂,永荣员工耳熟能详的名字。40年前,在企业生死存亡紧要时刻,电厂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劈波斩浪,创造了不尽辉煌、数个第一;如今,永荣发电厂举步维艰,荣耀不再,再次走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十字路口,须再次扬鞭奋蹄,改革创新,力求救亡图存。
40年前的爆发,赢得名满天下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永荣发电厂以高热值原煤为发电燃料,随着煤价上涨,发电成本高企,其发电成本连续三年推高至116元/兆瓦时,企业每年亏损多达50多万元,管理层萎靡不振,操作层唉声叹气,电厂濒临倒闭。
是固步自封等着被淘汰?还是勇于革新破茧成蝶?面对企业艰难现状,面对职工殷切期盼,永荣发电厂干部职工上下同心,以大无畏的劲头,开始了对企业生死存亡的奋力抗争。
时不我待,说干就干。以电厂总工程师张广勋、副厂长李文忠一班人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开启了革新之旅,他们主动与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东方锅炉厂等校、企开展技术合作,寻求突破路径。
困难很大,问题很多,攻关团队从不畏惧,从不懈怠。每一项钻研都不分昼夜,每一道攻关都踏遍千寻,每一次测试都废寝忘食。
曙光初现,1975年11月,永荣发电厂首创了国内煤炭系统沸腾炉燃用低热值燃料发电技术,成功研制第一台20吨/时沸腾发电锅炉;1976年11月,建设了11号发电机组,将配套的24吨/时链条炉改造成27蒸吨/时沸腾炉;1977年9月9日,正式发电,当年即扭亏为盈,发电单位成本降到了50多元/兆瓦时;1978及其后几年,连续研制改造成功6台总蒸发量为152吨/时的沸腾炉,效率急剧提升,成本持续走低,效益大幅增长,企业彻底走出困境。
硕果盈满枝。电厂彻底走出困境的同时,取得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四川省“沸腾炉流态化喷油点火新工艺”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沸腾炉燃用劣质煤和煤矸石节能成果一等奖,煤炭部沸腾炉燃用劣质煤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特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时间,来厂参观考察者云集,永荣发电厂一度被喻为全国煤矸石发电排头兵,沸腾炉发电技术的“试验田”。
不服输的精神是企业转危为安的灵魂。正是老一辈电厂人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主人翁精神,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坚定走技术革新之路,才使企业走出困境。
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支撑,正是永荣发电厂员工勇于突破,革故鼎新,夜以继日开展科技创新,才创造了电厂40年的辉煌。
严峻考验,拷问现实答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已走过一个甲子,曾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永荣发电厂,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今天,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淘汰落后产能洪流,面对成本高企,连年亏损,环保压力巨大,再次走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更严重的是,这时的电厂,内部挖潜已近极致、技术革新已尽极致、成本管控已尽极致,连续几年亏损数千万,职工长期低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失望观望甚至绝望迭加,政策管制愈加紧迫,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怎么办?
虽是全国第一个坑口电厂,虽然获得过无数的荣誉,虽然过去是人人向往的企业,但时过境迁,现在的永荣发电厂,已成为全国最后一家坑口电厂,在同行的眼中,在人们的心中,这时的永荣发电厂,似乎注定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关闭!
是按部就班等待死亡?还是像前辈那样闯出一条血路,想方设法生存下去?永荣发电厂员工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40年后再奋起,力图涅槃重生
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电厂人深知,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才能走出泥淖。
实践是最好的回答。2018年,永荣公司全面转型物流产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永荣发电厂的变革也拉开了帷幕,经过向集团申请,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永荣公司最终作出重大调整,将永荣发电厂一分为三,拆分成立电力工程公司、电力公司和热电厂,走分灶吃饭,分兵突围之路。
改革方向既定,接下来,就是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电力公司主动练筋骨,强自身,强化内部分配机制的调整,让多劳者多得;注重人员与岗位的最佳匹配、专业技术人员的强带弱、基于工作量大小的最佳人员组合,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人力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同时,主动走出去,与四川大唐电力公司签订了购售电意向协议,随着低价电力的引进,将有效降低电力成本。
电力工程公司定位为服务型专业公司,主动转思想、转作风、转姿态,收起专业技术维护人员的傲气和国企老大哥的“江湖”,主动跑部门办资质,主动与私企联系接工程,主动提升对外服务质量和效率,已对外承揽多个维修工程,技术实力得到了有力彰显。目前,公司在做好传统的各类检修、加工业务的同时,致力于向技术服务、咨询及专业劳务输出等方向发展,凯发官方首页的业务范围覆盖重庆荣昌、永川、大足、铜梁及四川泸县在内的渝西川东广大地区。
而担负着“扛旗护牌”重任的热电厂,承接了老电厂的主体,矛盾一大筺,问题一大堆,人员一大群,担负着改革转型的最艰巨任务和使命,他们怎么办、怎么干?真正事关电厂生存根本,真可谓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
回顾热电厂近几个月来的变革,他们的步子走得虽然慢一点,却更用心、更稳健、更执着。
——通过“头脑风暴”会、形势任务教育会,来了一次思想观念的“大洗礼”。就是告诉员工,电厂要生存,是等不来、盼不来、喊不来的,只有拼、只有干。就是为立起员工的雄心壮志,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荣耀,虽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但又非进不可、愈进弥坚。
——请回电厂老前辈和技术“大拿”,大家齐聚一堂,重温企业创业史,讲过去谈今天话未来,共谋突围之路,共话转型之策,共找社会资源,同时,多次到兄弟单位“取经”,寻求转型热电联产的共同点、切入点、支撑点。
——开展组织架构重整,开展劳动、用工、分配机制的大调整,彻底打破“大锅饭”、破除“机关病”、袪除“平衡木”,打破体制机制的瓶颈,激发内生活力,鼓励创新创业。
——为转型热电联产殚精竭虑。通过各种渠道到政府部门咨询,寻求政策依据和制度规定,寻求转型的政策空间;到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等主管部门反复游说,请求主管部门的支持;与电力公司协调、与用电企业沟通,为企业生存做铺垫;主动走出去,引凤筑巢,请客上门,广揽用热客户,为转型作保障。
创业艰难百战多,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电厂人自知。为了寻求政策依据,电厂班子成员去等、去堵、去探,数次到地方政府和市里相关部门游说,求得支持;为了请求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他们反复上门讲优势、讲利好、讲决心,只为对方一个肯定的允诺;为了吸引更多的用热企业入驻,他们拍起胸脯承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着手铺管道,着手腾场地,一切只为厂家放心入驻,虽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千难万险,绝不放弃,初心不改。
系列的“连环手”“组合拳”,永荣热电厂经过艰苦努力,政策制约已渐次解冻,用热用户已初步敲定,供热管网正在铺设,创业条件和环境愈趋成熟,转型发展已冲破重重迷雾,拨云见日,初现曙光。
虽然,前行的路子还有更多的沟壑,还有更多的沼泽和险滩,但经历过风雨的不屈的电厂人定是决不言败,敢于担当,无畏向前。他们坚信,40年前,能以苦干实干加巧干,让企业起死回生。如今,他们更将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迎来新时代永荣发电厂的涅槃重生。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成渝东路103号 电话:023-46384298 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编:402465
凯发官方首页的版权所有: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凯发官方首页的版权所有 凯发网址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凯发网址的技术支持: